阁楼有光
\n文/刘燕子
\n6月18日,重庆直辖28周年纪念日。阳光洒进办公室,斜斜地照射在电脑上,点燃一片欢腾。
\n在“亲子陪伴交流群”里,家长们欢天喜地向我报告喜讯:“刘老师,我们今天去领奖了!学校一共有9个家庭获奖,占了全区获奖家庭的一半!”“刘老师,感谢你带领我们参加区妇联组织的21天亲子阅读打卡活动。看到获奖名单里有我家,激动得眼泪直打转。这一路多亏你引导、鼓励,带着我们坚持,孩子也在阅读里收获好多,真心谢谢你。”
\n一张张照片出现在我眼前。孩子们手捧奖状和父母站在一起,他们嘴角上扬,非常开心。阳光涂抹在脸上,他们的面孔熠熠生辉。我不禁心潮涌动,暖意漫过心头。这照进办公室的阳光,也照亮了那些热爱阅读的家庭。
\n这温暖的光晕,将我的思绪拉回了遥远的童年,拉回了老家那光线昏沉的阁楼。
\n我的童年,基本与“语重心长”“温言细语”这类词汇是无缘的。父母像两只永不停歇的陀螺,在田埂与灶台间旋转,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们的腰,也挤占了他们脸上本就不多的笑容。疲惫刻在他们的皱纹里,耐心成了奢侈品。看着邻家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听故事,那份亲昵的暖意,像细小的针达人配资,密密地扎在我心上,让我生出羡慕,甚至一丝怨恨:为什么我的父母不给我们讲故事?为什么他们就不能陪伴我们嬉笑玩耍?
\n那时,我家修房,没有住处,父亲用木头在猪圈顶上隔出一个阁楼来,一家人就住在那里。木楼梯立在猪圈石头挡板旁,上下阁楼时,大肥猪“嗷嗷”叫,谴责我们打扰到它的美梦。我喜欢爬上阁楼,翻出大伯带来的旧小人书。封面磨损,内页泛黄卷边,我像发现了绿洲,迫不及待地钻进那方小小的天地。阁楼低矮,光线吝啬地从狭小的亮瓦挤进来,浮尘在光柱里跳舞。我蜷缩在杂物堆旁,就着那微弱的光,一页页贪婪地翻看。彩绘的《哪吒闹海》画工精湛,读着文字,我总是在脑海里描绘出更多的图画;《小灵通漫游未来》充满奇思妙想,让我无限憧憬未来;《三国演义》《西游记》里的无数英雄好汉,在方寸纸页间演绎着波澜壮阔的故事。书页翻动的沙沙声,是我童年最动听的乐章。
\n院子里有一个老秀才,家里有好多线装书,我碰都不碰,我更爱看他家的武侠小说,什么《七剑下天山》《射雕英雄传》《神雕侠侣》,每一本都扣人心弦,让我生出“仗剑走天涯”的豪情。每次借书回家,伴随“嗷嗷”猪叫和阵阵难闻的气味,我躲进阁楼里,把所有的孤独、委屈和对温情的渴望,一股脑儿地倾注到书页间。
\n奇妙的事情,就在这静默的阅读中悄然发生。
\n不知是哪本书里的哪句话,还是哪个故事里的哪个场景,像一道闪电,猝不及防地驱散了我心中那团名为“怨恨”的迷雾。或许是读到书中农人“汗滴禾下土”的艰辛,或许是看到故事里父母为生计奔波得“脚不沾地”的身影……那些跳跃在纸上的“辛苦”“劳累”“无奈”,突然有了具体的模样。
\n我看到了父亲请人来建房却又欠下工钱的局促,看到了母亲深夜里盘点食材却又担心无法款待工人而急红的双眼,看到了他们粗糙手掌上洗不净的泥痕和裂口。原来,不是不爱,是生活的风霜太锐利,刮走了他们表达温柔的力气;不是不愿陪伴,是生存的担子太重,压弯了他们俯身低语的腰杆。阁楼里小小的我,在文字构筑的天地里,第一次真正“看见”了阁楼外父母沉默的背影,读懂了那无声的爱里蕴藏的千钧重量。
\n怨恨如冰雪消融,心底涌起的,是迟来的、巨大的理解和心疼。我很庆幸,在那些孤独又茫然的时候,点亮了阅读这盏灯,不仅照亮了昏暗的阁楼,更照亮了我懵懂的心,完成了与父母、与原生境遇最深刻的和解。这是我生命最初、也是最重要的“成长”:在文字里,学会了理解生活的粗粝与爱的不同表达方式。
\n此刻,看着电脑里涌出来的一张张笑脸,我更深切地明白了自己为何执着于推广亲子阅读。我太懂得一个孩子精神世界干涸的滋味,也太渴望将阁楼里曾拯救过我的“灯”,传递到更多可能正经历孤独或迷茫的孩子手中。于是,才有了教师群里深夜分享阅读心得的灯火,家长群里互相鼓励坚持打卡的暖流,学生群里稚嫩却真挚的朗读语音。我像一个虔诚的“点灯人”,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一个群里微弱的阅读火苗,尤其关注着那些如同我当年一样,家庭里暂时缺乏“书香”滋养的孩子。我知道,那一纸“书香家庭”的奖状,对他们而言,或许不仅仅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个家庭走向精神丰盈的起点,是我童年所羡慕的那种“耐心说话”“文化气息”的理想图景,正通过阅读的纽带,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生根发芽。这,何尝不是一种更深远的“成长”?从点亮自己的小阁楼,到努力去点燃身边同事、家长、学生的阅读星火。
\n夜幕降临,万家灯火次第亮起。我仿佛看见,无数个窗户里,父母与孩子依偎在一起,共读一本书的剪影投射在温暖的窗帘上。那些曾被孤独占据的角落,如今正被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轻柔的讲述声填满。一座城市爱上阅读,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命题。它就在这无数盏亮起的灯光里,在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光里,在教师、家长、孩子们因书结缘、因书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里。
\n我童年的阁楼里,那道点亮内心的光,至今没有熄灭。它已化作点点星光,汇入了这座山城越来越亮的、名为“阅读”的璀璨星河之中。
\n照亮自己,也照亮他人,这或许就是阅读赋予一座城市,以及城市里每一个灵魂,最温柔也最磅礴的成长力量。
\n作者简介:刘燕子,重庆市作协会员,重庆文学院第六届创作员。
\n天弘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